分類:保險百科
今天吃飯的時候,和一個剛畢業(yè)的新同事聊天。
聊到一夜暴富時的夢想時,學姐說去年有個人就實現了——兩次。
2018年,深圳抽出了福彩有史以來最高獎金:1.61億元,購買這30注雙色球的黎先生驚喜還未散去,短短一年后,再中一等獎3000萬。
短短一年,用66元賺到了接近2億。
2億啊…這能買多少房子、車子、包包、化妝品啊…
不行,在同事面前要把持住自己,學姐正想說怎么腳踏實地、勤勞苦干,同事說:「要是我有2億,我就開個保險公司」。
這個話題成功勾引起了學姐的興致,2億剛好是開保險公司的最低實繳資本,人盡皆知保險公司賺錢,但開一個小保險公司…
正好最近很多客戶也在問學姐,小保險公司到底靠不靠譜,倒閉了怎么辦,服務水平會不會跟不上?
借著教同事「開保險公司」的機會,給大家科普一下「小」保險公司是怎么運作的。
一、第一步,拿張保險牌照玩玩
同事說她家以前開過小超市,對經營方面很拿手。
學姐不著急嚇唬她,先說了一下平安披露的半年報數據。
今年上半年平安賺了976.76億,平均到每天賺5.4億。
平均每分鐘賺75萬,比印鈔機還夸張。
想不想要?
先排隊拿個保險牌照再說!
中國對金融業(yè)一向是強監(jiān)管,需要正式金融牌照才能經營的機構有銀行、保險、信托、券商、金融租賃、期貨、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銷售、第三方支付、小額貸款。
保險牌照是其中最難拿的牌照之一。
保險事關普通民眾的切身利益,保險公司長時間手握巨額資金,其穩(wěn)定性關系到社會民生的根本,所以保險牌照一直是稀缺資源。
一大堆有錢有勢的老板們被拒之門外,每年都有兩三百家公司排隊等著下發(fā)牌照。
即使是百度和京東也不例外。
早在2013年京東就籌備要開一家保險公司,可是幾年過去了,一直沒動靜。眼看前面還排著長隊,牌照遲遲不能下發(fā),京東只好曲線救國,入股安聯財險來布局自己的互聯網保險。
百度就更慢了,一直說要籌建百安保險,監(jiān)管遲遲沒下批文。最后只好在2017年收購了一家保險經紀公司來解渴,至今未能獲得保險公司牌照。
說來大家可能不信,近幾年批復的保險牌照少之又少,2016年批了12家,2017年批了6家,2018年呢?
只有1家,就是京東合資入股安聯財險。
為什么開個小保險公司這么難?
《保險法》是這么說的:
《保險法》第68條規(guī)定,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主要股東有持續(xù)盈利能力,信譽良好,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guī)記錄,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二億;(第一條就把我可憐的同事淘汰了)
2.有符合本法規(guī)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guī)定的章程;
3.有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注冊資本;
4.有具備任職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經驗的董事、監(jiān)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5.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
6.有符合要求的管理場所和與經營業(yè)務有關的其他設施;
7.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務院保險監(jiān)督管理機構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保險法》第70條規(guī)定,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時,應當向國務院保險監(jiān)督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交材料:
(一)設立申請書;
(二)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籌建方案;
(四)投資人營業(yè)執(zhí)照或其他背景資料。
上面太復雜了,同事表示聽不懂,沒關系,學姐總結成以下2點:
(1)是不是很有錢而且能持續(xù)賺錢?
雖然上面寫著最低只需要2億,但實際上拿著幾十億排隊的企業(yè)一大堆,光有錢還不夠,還要背景清白,信譽良好,有持續(xù)盈利能力。
別指望著拿一筆錢開家保險公司之后就可以一勞永逸了。眾所周知,新成立的壽險公司前期都是虧損的,有「七平八盈」的周期說法,就是說開業(yè)的第七年盈虧平衡,第八年開始盈利。
保險公司還等著你輸血搶救呢!沒有背景實力強大的股東,就別打保險牌照的主意了。
(2)有沒有專業(yè)的管理人員和經營方案
開保險公司真不是開超市、開發(fā)廊,雇個店員就可以開業(yè)了。
保險業(yè)務有極強的專業(yè)性,對保險公司的高管專業(yè)資質有要求也就不奇怪了,銀保監(jiān)會官網上就能看到有關高管任職的批復。
除了有錢,有具備專業(yè)資質的高管,還需要有明確的籌建、經營方案。
保險市場競爭激烈,幾家大保險公司牢牢盤踞著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你準備怎么跟他們搶生意?
當前市場上保險產品種類繁復,供給嚴重過剩,你準備怎么做出有差異化的產品?
這些都是問題。
二、第二步,有牌照了可以躺著賺錢嗎?
好不容易開業(yè)了,發(fā)現最棘手的問題才剛剛開始。
(1)怎么開發(fā)產品?
高薪聘請精算師,保險公司的每一款產品都是經過嚴格的精算定價標準流程的,既要匹配市場需求,又要符合公司規(guī)劃,還要經過監(jiān)管審批,最后才能開發(fā)出一款產品。
不是做什么產品就做什么,更不是拍腦袋就能決定的。
(2)怎么把它賣出去?
你打算在什么地方銷售?
代理人?經紀公司?電話銷售?互聯網渠道?不同的渠道需要不同的營銷規(guī)劃,開發(fā)線下渠道要面臨大公司龐大的代理人隊伍,開發(fā)線上渠道要面臨火熱的性價比之爭。
都不容易。
(3)如何服務好客戶?
如何組建自己的客服體系?無論是網上的在線客服和電話的人工客服,都是巨大的前期投入,服務好壞將直接影響公司的名聲,所以不能出一點紕漏。
如何快速理賠?有足夠多醫(yī)學背景的核保、核賠人員嗎?這些都是作為成立保險公司需要考慮的。
三、第三步,面對嚴苛的監(jiān)管爸爸
就算走完了以上所有步驟,踉踉蹌蹌開始有營業(yè)收入了,最硬的拳頭還在前面等著。
每一家保險公司,都要面對銀保監(jiān)會的七大監(jiān)管機制:
拿到用戶的保費后,以為就可以快樂地買買買了?
想得美。
保險資金的運用有嚴格的監(jiān)管限制:以固定收益類投資為主,股權等非固定收益為輔。
加上2016年實施的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jiān)管制度,簡直把保險公司玩貓膩的小心思摁死在搖籃里。
「償二代」明確要求保險公司每季度和每年末都要披露詳細的壓力測試報告,無論發(fā)生什么事都確保在99.5%的概率不會倒閉。
即使遇到汶川地震也不例外。
如果償付能力達不到監(jiān)管要求,銀保監(jiān)會就會出手:
暫停開設分支機構;
暫停發(fā)行新保單;
暫停銷售占用資金過大的產品。
即使有這么多重限制,依然不夠。最后還有一個再保險公司在后面撐著。
再保險公司,顧名思義就是給保險公司提供保險的機構。再保險公司也不是吃素的,他們還會再找?guī)讉€下家,再再再保險,一層一層把風險壓力分攤下去。
這種機制能在發(fā)生重大事件時,把壓力分散到全世界。
那…如果連再保險公司都賠破產了怎么辦?想倒閉?沒那么容易,先問問大佬們肯不肯。
大佬1號:如果有一家保險公司撐不住了,那些排隊等牌照的餓狼土豪們會瘋狂撲上來,哭著喊著要接盤。
像今天安邦改名為大家保險,一堆人擠破頭想接盤呢。
大佬2號:中國保險保障基金。目前擁有資產一千二百億,真有保險公司玩不下去了,它也會出手相救,讓保險公司重回正軌后,直到合格的股東接手,再退居幕后。
2008年成立的保險保障基金,一共出手過三次,分別是新華保險、中華保險和最近的安邦保險。
經過保險保障基金的妙手點撥,新華保險上市成為「品牌」公司,中華保險則是目前償付率最高的保險公司之一,安邦保險重組為大家保險,仍需接管一年。
你看,連3家這么大的保險公司都「差點」倒閉,與其迷信保險公司體量大小,倒不如「迷信」一下中國牛x的監(jiān)管制度。
四、保險公司「小」嗎?
聽我說完這么一大堆后,新同事有點懵逼。
中國十幾億人,一共才200多家保險公司,美國不到4億人,有3000多家保險公司。所以不要小看國內的保險公司,他們只是「相對小」,實際上…沒有一個是好惹的。
說到這里,突然忘了當時怎么提到開保險公司的…哦對了,是一夜暴富!
我問同事,一夜暴富的話,你還想開保險公司嗎?
「我…我還是開超市吧!」
免責申明:本網站提供的文章資料,均由小秋陽說保險公眾號(盛世創(chuàng)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提供。
本網站不會就任何錯誤、遺漏、或錯誤陳述或失實陳述(不論明示或默示的)承擔任何責任。對任何因使用或不當使用或依據本網站所載的資料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而生的損失、毀壞或損害),本網站概不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
我們是小秋陽說保險,一個只為提供專業(yè)、客觀、中立保險知識的團隊。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小秋陽說保險】
你可以獲得免費答疑的機會,也可以領取以下福利: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