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保攻略
很多人覺得買保險很吃虧,其中包括學姐同事的爸媽。
幾年前,同事A剛進入保險行業(yè),爸媽知道后就一直勸她換行業(yè)。
每次同事回家提到買保險的事,A的爸媽就以為她被洗腦了,認為天下保險公司一般黑,招員工就是為了讓她買保險。
在同事父母的觀念里,保險就是騙人的?;ㄟ@么多錢買什么不好?買臺車可以開,買部手機可以玩,而買保險就跟買彩票一樣,拿回來就是紙,還不知道哪天才能“中獎”。
當同事提到以后疾病費用時,她父母話鋒突然一轉,說起了朋友圈常看到的互助眾籌組織,既能享受保障,還能獻愛心真正幫助到別人。
“這么便宜,不比你買保險好多了?”
乍一聽覺得似乎挺有道理,但仔細想來,還有好多地方需要掰扯掰扯。
一、保險的無形之用
買保險最大的迷思就是:不知道自己買了啥。
今天花了幾千元買保險,明天一覺醒來,總感覺有什么不對…生活沒有改變,身體也沒有變得更好,除了少了幾千元,一切照舊。
它不像買零食、衣服鞋子,拿到手里有確定的物品價值。保險除了那一沓看不太懂的保單和合同,只剩下一點心理價值——面對健康和疾病的心態(tài)更樂觀了。
保險確實有一點“違背人性”,它只有在我們「不需要」的時候才能購買,需要的時候卻買不到了。遺憾的是大多數人沒有規(guī)劃意識,不懂得未雨綢繆。
所以買保險總有種吃虧上當的心理,加上早年間的保險都比較坑,大家都愛說保險“沒用”。
但學姐想為保險辯護兩句,覺得保險必須要“有用的”,其實從根源上就搞錯了。
大夏天,建筑工人戴著安全帽汗如雨下,他們不會希望安全帽“有用”,一旦發(fā)生作用就意味著他可能會受傷。每次坐飛機,空乘人員都會示意救生衣的位置和使用方法,雖然救生衣99.9%的用處就是擺設。
我們不會否定安全帽的用處,我們也不會否定救生衣的用處,但我們否定保險的用處:只是因為它看不見摸不著嗎?
今年2月,長沙街頭,整整兩周的陰雨讓冷風變得刺骨,一個大老爺們背著行囊抱著孩子,跪坐在路邊哭泣。
這個男人叫劉斌。
35歲的劉斌,來自湖南省新邵縣坪上鎮(zhèn)東嶺村,16年底妻子意外懷上二胎,可幸福并沒有伴隨著小兒子的出生而來臨,反而將這個平靜的小家推入風雨之中。
孩子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如果不進行肝移植,很多新生兒的生命會終止在一兩歲。劉斌夫妻省吃儉用湊出來的錢,送到醫(yī)院如同溪水入江河,不見蹤影。而命運總愛在困頓的人身上開玩笑。
小兒子兩年后因肺炎再次入院,住院期間醫(yī)生發(fā)現孩子的肝功能已經開始衰竭,必須做肝移植才能生存,劉斌在30萬的手術費和治療費面前手足無措,能借的親戚都借了,大兒子也因為缺錢輟學了。
直到花光最后一分錢,劉斌只能帶小兒子出院,回家度過生命的最后一段時光。如果這時候有回頭買保險的機會,我想他多少錢都愿意買,就像馬原小說里的那句話:你只要稍微離開河岸,就會發(fā)現大路筆直,上下都很平坦。
保險是一項長期投入,收效未知的事情。這件事跟讀書很像,大家都喜歡孩子認真努力,勤學奮進,但通過讀書出人頭地的孩子終究是少數,大多數人依然是平庸的一生。
這不影響讀書帶給人希望和充實感,保險也一樣,每當我們想象未來的自己,面對疾病、面對衰老、面對死亡時是否能擁有一個積極坦然的心態(tài)?保險的作用不是有形的,它是汽車平穩(wěn)行駛時的安全帶,給人安心,救人一命。
二、買保險還是參加互助計劃?
更進一步說,有些人認同保險的好處,就是覺得保險又貴又坑,寫的保險條款晦澀難懂,一不留神就被拒保。還不如參加互助組織,就算被坑,起碼還能幫助到別人。
潛意識里 ,很多人都把網絡互助當成了保險的替代品。
實際上,網絡互助是介于保險和慈善之間的組織,它的加入門檻比較低,它的每一次賠付都公開透明,它具備慈善的性質,即使不受保障以后,不妨礙你繼續(xù)資助他人。
本質上保險和互助計劃是不沖突的,可以互為補充,但不能互相替代。
互助組織能給人以“幫助他人”的滿足感,也能順便“自保”,但這個“自保”是否真的“夠保”,就要看看以下幾個問題了:
1. 互助組織不承諾剛性兌付,萬一以后患病得不到償付怎么辦?
2. 互助組織的資金需不需要監(jiān)管,萬一被惡意挪用怎么辦?
3. 互助組織破產了怎么辦,大批資助者和受助者如何處理?
如果把這些問題都解決的話,我們發(fā)現它好像越來越像保險了,有關兩者的區(qū)別如表格所示:
從對比圖可以看出,保險和互助計劃都有明顯的差異。
保險的本質是合同,而互助計劃不是,隨時可能終止
保險的保障有確定性,互助計劃不能獲得確定的保障,可能拿不到錢
保險理賠嚴格規(guī)范,互助計劃需調查金以及理賠時效無上限
保險倒閉概率非常低,互助計劃主體為網絡科技公司,抗倒閉破產能力弱
如果放松心態(tài),把互助組織當成一個既可以幫助他人,又有一定的自保用處的互益活動是沒問題的,但用以“替代”保險的話,實在有些夸大了互助組織的作用。
我們常用的險種里有意外險、壽險、醫(yī)療險、重疾險,不同的險種對應不同的保障,提供不同的作用。但互助組織通常只是大病互助,它不能系統(tǒng)性地解決一個家庭的財務危機。
具體來說,它不能補充家庭收入損失、不能接替被保人繼續(xù)償還房貸、車貸,不能接替被保人完成子女教育、老人贍養(yǎng)的經濟責任,更不能搭建保險公司提供的醫(yī)療服務體系。
更進一步說,我們投保的每一份保險,又何嘗不是在幫助別人呢?否則保險公司哪來的賠償資金?只是保險公司不像互助組織事無巨細的公布受助者的個人信息,一方面是為了追求理賠效率,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個人隱私。
公平和效率總是有舍有得。
三、最后
保險本來就是個矛盾體,既怕它沒用上,又怕它用上了,但它永遠不會“沒用”。我們都是生活在家庭里,血緣、親情把我們締結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如果是單獨的個體,我們或許可以隨意抉擇自己的安危,但在家庭里,很有可能面臨這樣的問題:
“傾家蕩產拿100萬可以換父親10個月的生命,換還是不換?”
“老公得了癌癥,治療希望不大,是應該賣房治病還是把房留給兒子?”
不到真正面臨這些問題,我們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答案。但如果保險可以避免這些問題的發(fā)生,我們?yōu)槭裁匆H自去面對呢?
免責申明:本網站提供的文章資料,均由小秋陽說保險公眾號(盛世創(chuàng)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提供。
本網站不會就任何錯誤、遺漏、或錯誤陳述或失實陳述(不論明示或默示的)承擔任何責任。對任何因使用或不當使用或依據本網站所載的資料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而生的損失、毀壞或損害),本網站概不承擔任何義務、責任或法律責任。
我們是小秋陽說保險,一個只為提供專業(yè)、客觀、中立保險知識的團隊。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小秋陽說保險】
你可以獲得免費答疑的機會,也可以領取以下福利: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