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捕夢詭遲
分類:養(yǎng)老金
優(yōu)質回答
就算學姐一直堅信人的壽命可以到200歲是一個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嘛,保不準我們過個幾十年真的就實現全民超長待機了呢???偶爾期待一下105歲還是可以的吧???
接著需要看清問題本質,人能不能活到200歲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需要探討的是這個問題的核心內容:該怎么理解或界定養(yǎng)老險所說的“保終身”?
計算養(yǎng)老金的領用金額,需要先清楚終身在保險行業(yè)中的定義。
跟著學姐,一起來看看問題的答案吧。
保險中終身的定義
終身的定義在中國內地保險中并不是所謂的一生、一輩子,而是有一個具體的年齡規(guī)定,是指活到105歲。因為中國內地保險在評估保險的風險模型的時候,將105歲的死亡率設定為100%。
這樣就是說,只要是活到了105歲這個年紀,無論我們是否死亡,按照保險的定義的話,我們統(tǒng)統(tǒng)算“掛掉了”。
等到了105歲,有投保終身壽險的就能領取壽險的理賠,社會養(yǎng)老險之前有認真交的,此生最后的一筆養(yǎng)老金就可以拿到了。
有另外購買終身重疾險與終身意外險的,比較人性化的產品會送你一筆祝壽金,祝賀你長壽,而后和你說終止終身保險合同,不好一點的,直接告知合同終止。
如果十年之后人類利用科技,將壽命延長至200歲怎么辦?
學姐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內地正使用的生命表認定,前文提到的105歲就是目前的終身年齡。
不同國家地區(qū)可能會因為各種因素造成生命表的不同。比如香港地區(qū)生命表認為100歲的死亡率就達到了100%,臺灣地區(qū)為110歲,部分發(fā)達國家則能達到120歲。
生命表的設定由著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公民的平均壽命和醫(yī)療水平決定,平均壽命越高,醫(yī)療水平越好,生命表受到二者的影響,它的上限壽命自然會越來越高。
即便人類能活到200歲,養(yǎng)老險也能夠基本保障我們的生活。因為我們現在所繳納的養(yǎng)老險都是以“105歲生命表”為模型設計的。
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在給產品定價時,就已經考慮好了被保險人105周歲身故時的情況,并時刻準備好了一筆“身故”保險金的。
對于國家提供的社會養(yǎng)老險而言,只需要調整退休年限以及累計繳納時間等政策,重新定義100%死亡率的相應年齡就可以了。
那么,對來說保險公司的話,盡管保險產品大都注明“終身”,但是如果你真的活到200歲,它也不會對你進行持續(xù)保障。
你要是非要等到200歲再去領終身保險和商業(yè)養(yǎng)老金,別人也不會根據你這個200的年齡去給你,只會按照105歲時的保額和養(yǎng)老金額去給你。
(學姐順便吐槽一句,到了105歲就趕緊領了吧,年紀到了200歲再想去領取,那筆保費保不齊會被通貨膨脹貨幣貶值沖擊的沒剩多少了。)
不過,從國家層面出發(fā),經濟收益并不是所在意的,國家的目的是讓老百姓能按時領取養(yǎng)老金直到死亡的同時,能對沖掉通貨膨脹就不錯了。
如何多領養(yǎng)老金?
學姐讓你多領養(yǎng)老金,而不是讓你去多領保險保額像終身保險的那種保險的原因有哪些呢?
道理其實很簡單,要么就是根本沒有辦法解決通貨膨脹(比如終身壽險),或者可能就是被通貨膨脹一步一步催著往前走(比如年金險)。
只有國家提供的社會養(yǎng)老險對通貨膨脹有幫助,中國的養(yǎng)老制度本質上就是一邊收錢一邊付錢:一方面把年輕人的錢收了,另一方面就當作退休金發(fā)給已經退休的老年人。
由于中國過去三十年經濟高速發(fā)展帶來的通貨膨脹就被有效抵制了。
我們來看看養(yǎng)老金的計算公式:
每月領取的養(yǎng)老金:個人賬戶養(yǎng)老金+基礎養(yǎng)老金
其中
個人賬戶養(yǎng)老金=個人賬戶余額 ÷ 計發(fā)月數
基礎養(yǎng)老金=(社會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工資)÷ 2 × 繳費年限 × 1%
......
計發(fā)月數=(人口平均壽命 - 退休年齡) × 12
社會平均工資=退休時上年度在職員工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工資=[個人歷年每月繳費工資]與[相應年份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比值的均值。
......
我們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到,每月領取的養(yǎng)老金與個人賬戶余額、繳費年限息息相關,也就是說,養(yǎng)老金交的越多、越久,退休后領到的就越多。
而且我們還能發(fā)現,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是影響?zhàn)B老金發(fā)放的,而社會月平均工資與社會經濟增長離不開關系。
由于近年來中國平均每年工資增長額度達到了10%,所以養(yǎng)老金的收益自然也就跟著以10%的增速上漲。
這就意味著:養(yǎng)老金不僅收益率能達到10%,并且不存在風險。
回到現在的問題,多領養(yǎng)老金的方式是什么?
唯一的方法就是:退休之前能交多少保險就交多少,盡可能的多交,還有當地經濟越發(fā)達越好。
養(yǎng)老金的繳納是不能看成本以及收益率的。更多的人會想只要繳夠15年保證退休后每月都能領到養(yǎng)老金就中,一旦這樣,我們就會利益最大化,用最低的“成本”換取最高的“收益”。這其實是很片面的看法。
為了方便理解,現在我們假設A和B在同一個城市上班,他們的月平均工資都為6000,當地社會平均工資也一直是6000。
個人繳納養(yǎng)老金比例為8%,都工作到60歲退休(計發(fā)月數為139),但小A交了15年養(yǎng)老險,小B交了25年。
在不考慮通貨膨脹且默認A和B從來沒漲過工資的情況下,計算得出:
A退休后每月能領1521.6元
B退休后每月能領2536元
A能領到的退休金只有B的60%,如果算上通貨膨脹跟工資漲幅,這個差距只會更大。
我們來看他們領取養(yǎng)老金總額的對比:
可以看到,不管是A還是B,在退休后四年里都可以收回本金,但是由于B多交了10年養(yǎng)老保險,到了80歲的時候,B會比A每年多領接近70%。
雖然中國內地保險對于終身的定義就是105歲,且商業(yè)保險也都只保到105歲就終止合同。
但對于社會養(yǎng)老金來說,國家還沒有相關規(guī)定社會養(yǎng)老金只能領取到105歲。
如若真的能領到,也有極少數的人能申領到。學姐認為我們探討這個問題關注點不應該在于“活到200歲能不能賠?能賠多少?”,而應該在于“保險是如何界定‘保終身’的?對產品的設計有什么影響?”
這樣,保險的配置方案設計,就能更好的評估具體保險方案的可行性和性價比。
想要充分了解社保知識,光看這篇文章可不夠!如果你依舊對社保知識存在疑惑,可以找學姐進行詳細咨詢-關注【學霸說保險】公眾號 ,里面有全網最全的社保類知識,幫助你充分利用社保福利,省一大筆錢!
以上就是我對 "今年養(yǎng)老金給漲錢嗎"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上一篇: 福祿康瑞重疾險除外責任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