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枯燈茶
分類:重疾險買50萬保額夠嗎
優(yōu)質(zhì)回答
隨著大家購買保險的意識越來越強,很多人都會通過買保險來獲取保障,在所有險種當中,當屬重疾險的人氣在最近幾年上升的最快。
為了符合大眾,保險公司花樣翻新出來新產(chǎn)品,但對于消費者來說,市面上的多種重疾險產(chǎn)品,令你目不暇接,不知從何做起。
實際上,大多數(shù)重疾險產(chǎn)品的內(nèi)容沒有什么特別大的區(qū)別。就是輕癥、中癥、重疾等,所以保額有多少是購買重疾險的重要原因。
那么重疾險配備50萬的保額能不能行?怎么樣才能買到好的重疾險呢?下面有學姐來給大家做詳細的分析。
保險的基本知識大家一定要了解,所以想給大家講一下,接下來教大家如何正確利用自己的保險,從而不被保險公司割韭菜:
《買保險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這些關(guān)鍵知識點!》weixin.qq.275.com
一、重疾險50萬保額夠嗎?
重疾險就是重大疾病保險,為我們提供重大疾病的保障,只要我們患上合同約定的疾病之后,就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審核通過后,保險公司就會賠付給我們錢。這筆錢可以彌補我們的治療費用、康復費用和收入損失。
1、治療費用
從數(shù)據(jù)上可以看出,銀保監(jiān)會規(guī)定必保的28種重疾中,治療所用去的費用一般都在10-50萬不等。就從比較高發(fā)的急性心肌梗塞為例來說,需要支付的治療費用一般是10-30萬左右。
2、康復費用
一旦人們不幸的患上重大疾病,除了極為關(guān)鍵的前期治療,對病人來說,康復期的療養(yǎng)也是十分重要,一般而言,要花費3-5年的精力與時間康復治療??祻推陂g的營養(yǎng)費以及相關(guān)費用也絕不會是一筆小數(shù)目。
3、收入損失
重疾險的保障方面,一般要覆蓋到我們長期不能工作而導致的收入損失,實際上為3~5年。學姐本人就在廣州這邊,在廣州這邊月平均工資為6655,就以5年不能工作為例,我們來算一筆賬:6655(平均工資)x60(5年工作月數(shù))=399300元,接近四十萬!
就算康復后的工資也不可能多過生病前的工資,3-5年的空窗期已經(jīng)退步太多,長期的經(jīng)濟損失也需要經(jīng)濟支撐。
總的來說,重疾險50萬保額也就達到了一個剛剛夠用的水平,當然,學姐在這個問題上已經(jīng)說了好多次:買重疾險主要就是買保額,有條件的話,重疾險的保額當然是越高越好啦。
如何才知道重疾險買多少保額呢?這還是存在一些門道的,是不是還有一些朋友不知道如何選擇?下面這篇文章可以幫到你:
二、如何挑選一款好的重疾險?
1、定期vs終身如何選?
定期是什么呢?無非就是保障時間是有期限的,下面有一些常見的期限,比如保至30年、保60歲、70歲等等,保費通常會比較便宜。終身就是保至到被保人死亡,保費這塊就比較貴了。
若是經(jīng)濟這塊不是很充裕,那么可以優(yōu)先選擇保定期的,等手里經(jīng)濟好一些了就轉(zhuǎn)為保終身。
手頭有錢的情況下還是比較簡單的,就決定是保終身了,相比保定期,終身重疾險最后一定是能獲得賠付的。
要知道,人的身體機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衰退,然后也越來越有可能會檢查出疾病,尤其是50歲的年齡,重大疾病發(fā)病率更是達到頂峰。
要是重疾險只是保障到60歲以下,在這個最需要保險來保障的年紀卻不能購買保險去承擔風險,結(jié)果在保障期結(jié)束后又得了大病,買了保險沒用只是一方面,最后還是得搭上半生積蓄。
這才說我們很應該要選擇保終身,推薦大家可以看看學姐之前整理的科普文:
《重疾險應該選擇保定期還是保終身?》weixin.qq.275.com
2、提供額外賠保障
在特定的年齡有一份額外賠保障,對于家庭支柱來說意義非常深遠。與之前不同的一點是,市面上越來越多的產(chǎn)品對60歲前的消費者也給予額外的賠付,這多出來的錢并不是只能用來治病,可以幫助家庭維持正常開支,這不香嗎?
3、繳費期越長越好
挑重疾險的時候,有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要點,只要有條件,選擇繳費期限長的產(chǎn)品最好。
重疾險每年所需要繳納的費用不會改變,繳費期越長,意味著我們每年所繳納的費用就越少。
這樣一來,經(jīng)濟壓力也會有所減小,我們也能得到一些有利的條件。
經(jīng)過學姐仔細的講解后,我想大家一定已經(jīng)學會了如何去購買重疾險產(chǎn)品了,希望大家在選擇重疾險產(chǎn)品的時候都能符合自己的心愿。
以上就是我對 "大學生重疾險買五十萬保額合適嗎"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wǎng)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上一篇: 國寶人壽安逸一生如何購買?條款怎么樣?
掃碼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guān)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