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穿越前程
分類:12歲買保險
優(yōu)質回答
父母眼中的孩子都是珍寶,而且可以看成愛不釋手,加倍珍惜。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更早,更好的保障,父母很早的時候就為孩子在保險方面的事情上做好了準備。
一般12歲的孩子,正好是在上初中的時候,才思敏捷活潑、好動,擦傷摔傷都是平常事。
相信不少的家長們都有著相同的煩心事:在給12歲了孩子購買保險的時候,哪些保險保障方面更加全面呢?
朋友們,學姐就在今天給大家好好講一講,12歲的孩子,到底哪些保險才是最劃算了。
開始分析前,大家不妨先看下專家怎么說:
一、12歲孩子會面臨哪些風險?
保險保險,保障風險。
因此想要知道12歲的孩子到底配置什么樣的保險才可以算得上是性價比高,首先得知道他們會面臨哪些風險。
1. 重疾風險
在我國,癌癥已經成為兒童的第二大死因。
癌癥是屬于重疾,并且作為高發(fā)病之一,CT、核磁共振、住院費、手術切除、放化療、免疫力增強治療、腫瘤靶向治療、藥物所開銷的費用全部放在一起之后,治療費用平均算下來已經在30-70萬之間。
學姐已經給大家做了一張解析圖,相信大家看了圖片之后更加清晰:
上面圖片看了之后了解,如果孩子不幸染上重疾的話,醫(yī)療費用太高了,本來就普通的家庭會更感覺壓力山大,以致把家里的積蓄全部花光,負債累累。
而且,孩子住院難免需要有一方辭掉工作去照顧寶寶,那么本來就困難的家庭就更成了困難重重。
2. 小病及意外風險
這個時候正是生長發(fā)育最重要的時期,身體的抵抗力很弱,總往醫(yī)院跑,經常出現(xiàn)發(fā)燒感冒情況。
雖然每次費用都很低,但是長年累月下來,全部加起來也是很大一筆費用。
除了小痛,小病,意外傷害也很重要。
孩子12歲,正是生龍活虎的年紀,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摔傷、燙傷、觸電、交通事故、溺水、動物咬傷、玩耍打鬧受傷等意外傷害時有發(fā)生。
要是進了醫(yī)院,那么支出免不了的很大一部分,對于家庭經濟來說,無疑地增加了很多負擔。
然而,如上風險,12歲的孩子也有可能面臨,那么家長給孩子購買保險的時候選擇避免風險,要怎么做才能夠幫助呢?
別急,我們接著分析!
二、12歲孩子買哪些保險合適?
下面的這幾款保險,特別適合12歲孩子,也是必備保險:
1. 重疾險
重疾險實質上就是將因為重大疾病住院而導致的家庭損失縮短到最小。
也可以這樣說,就是患上疾病的被保人符合合同中的規(guī)定,保險即可一次性給付一大筆可自由支配的錢。
這筆錢無論用來給孩子治病還是減少經濟方面給家庭帶來的壓力,保障方面特別的給力。
學姐已經給大家選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重疾險產品,下面就是一份值得購買的榜單,需要給孩子購買這款保險的寶爸寶媽們,千萬不要錯失良機:
2. 醫(yī)療險
買一份小額醫(yī)療險,一年只要兩三百塊錢。和少兒醫(yī)保搭配使用,可以對醫(yī)療費用做到100%報銷。
孩子有個感冒、肺炎而因此住院的話,花個兩三塊錢都是太平常的事情了,去了醫(yī)保報銷的,也能把剩下的一兩千賠了,飛快就把五六年的那些保費給賺回來了。
百萬醫(yī)療險相較于小額醫(yī)療險,理賠金額更高,不過會有一萬塊錢的免賠額。
若是孩子不幸生了大病時,去醫(yī)療治療,費用都需要花上萬百萬的這不是一筆錢 ,可以用百萬醫(yī)療險去報銷,所以各位家長給孩子買百萬醫(yī)療險是正確的選擇。
這么說吧市面上百萬醫(yī)療險特別多,學姐將好的產品都一一羅列出來了,家長們不妨參考一下哦:
3. 買意外險,規(guī)避意外傷殘和身故風險
意外險,顧名思義,就是為了意外醫(yī)療、意外傷殘/身故這些方面主要是有保障的。
從我國目前來看,意外傷害已經是14歲以下兒童死亡的原因之一了,而且排名第一。意外可以發(fā)生的幾率以及死亡的機率都很高,而且隨處可以看得見,意外根本無法預計。
{而且,12歲買保險-26}對這個世界有很多不解之處,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傷害。
意外險是可以當孩子遇到意外的情況下導致傷殘或者身故的時候會進行理賠,在這款保險方面,孩子必須有。
為了孩子的意外險,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該怎么去選,以下意外險產品都是首要選擇:
三、總結
綜上所述,12歲的孩子應該有更多的保障,比如說重疾險、醫(yī)療險、意外險都應該有。
而且,重疾險的保費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的,早配置,保費也沒有那么貴,獲得保障的時間也會提前很多,一箭雙雕,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哦?
在給孩子買保險的時候,當自己不知道該怎么辦的時候,一定來學霸說保險公眾號來找學姐哦~
以上就是我對 "幫12歲小孩子的保險該怎么配置"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上一篇: 中意人壽一生保2021重疾險綜合分析
下一篇: 患肺結核者怎么想要帶病買保險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