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鳶尾花開
分類:信泰人壽理賠速度快不快鯤鵬1號值得買嗎
優(yōu)質回答
出現美人生守護、超級瑪麗4號、達爾文煥新版這幾款爆品之后,信泰人壽又有一款名叫鯤鵬1號的新產品面世。
據說這款產品的賠付比例甚至把它的三位前輩給比下去了!
學姐按捺不住好奇心,連夜進行了一番分析,發(fā)現大家對鯤鵬1號的形容實在有些夸大其詞——
《鯤鵬1號重疾險怎么樣?沒了解清楚這三點前別瞎買!》weixin.qq.275.com
一、信泰人壽怎么樣?理賠速度快不快?
1、從公司規(guī)???/strong>
信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5月成立,注冊資本50億元,總部位于杭州。
目前已經開設18家分公司,股東由實力雄厚的國企以及著名民企組成。
在2019年第十四屆中國保險創(chuàng)新大獎中榮獲2019年度最具成長性保險品牌。
2、從償付能力看
償付能力直白點說就是保險公司有沒有錢賠就看它。
在最新的償付能力數據公示中,信泰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53.56%,風險綜合評級B級,遠超銀保監(jiān)會規(guī)定的及格線(官方規(guī)定保險公司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能低于100%,風險綜合評級B及以上)。
3、從理賠能力看
我國的《保險法》規(guī)定,關于理賠時效,保險公司必須在30天內完成:
而信泰人壽2020理賠件數8576件,賠付金額2.94億元,理賠時效平均1.17天,小額案件賠付時效0.09天,理賠速度相當快。
從上面三個方面可以看出,信泰人壽實力、賠錢能力和理賠速度都是很強的,是一個優(yōu)質的保險公司。
上面所分析的都是很重要的幾點,比較精煉,下面這篇文章對信泰人壽做了非常具體的介紹,如果有小伙伴覺得上面的內容還不夠,那就以這篇文章來做一個補充閱讀吧:
《信泰人壽怎么樣,有哪些產品,有哪些坑套路,深度分析》weixin.qq.275.com
了解完公司,接下來繼續(xù)看它家的重疾險產品——鯤鵬1號。
二、鯤鵬1號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先來看看鯤鵬1號的保障內容:
我們能夠看見鯤鵬1號主要包含了基本的中輕重癥保障跟另外的一些可選責任,這個產品的產品形態(tài)與市面上熱門的重疾險產品形體沒什么差,這點沒啥好說的。
下面我們主要來看下它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1、高發(fā)輕癥覆蓋面全
鯤鵬1號的保障內容如下:55種輕癥,賠付30%保額,相對于其他只賠付20%的產品來說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除此之外,學姐看了一下條款后發(fā)現,鯤鵬1號不僅僅只是高發(fā)輕癥全覆蓋了,連原位癌也有,講真的,該款鯤鵬1號的輕癥保障相當厲害。
畢竟在重疾險的新規(guī)中,原位癌這個疾病已經不在輕度惡性腫瘤的保障范圍里了,這也就是說明,銀保監(jiān)會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保險公司必須要承保這一項責任,但鯤鵬1號卻把原位癌加進輕癥保障里,可以說是很良心了。
2、中癥賠付比例較高
鯤鵬1號中癥賠付60%基本保額,這個賠付比例杠杠的。
原因就是因為市面上多數的重疾產品,其中癥賠付比例都是50%,也有的連中癥保障都未配置,比鯤鵬1號差太多了。
3、含有高齡特疾保障
這項責任主要針對嚴重阿爾茲海默癥和嚴重原發(fā)性帕金森疾病兩種,60歲后確診額外賠付60%保額。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發(fā)病幾率也就變得越來越高了,鯤鵬1號能給予消費者這一保障,對老年人而言友善程度很高。
>>缺點
1、捆綁身故責任
在行業(yè)里同一種類型的重疾險,身故保障一向被納入可選責任中,但鯤鵬1號的身故保障是一定要選擇的,這也就是保費比較貴的原因。
這對于預算有限的人來說比較不友好,都沒有選擇的空間。
2、不含心腦血管疾病保障
在我國發(fā)病率占據一二名位置的是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發(fā)病率,而且根據現在我國最新的心腦血管疾病報告數據顯示,在目前我國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大約有三億多人,而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甚至比癌癥還要高。
所以說,這樣一來很多人在選擇重疾險的時候都會比較關注這一方面的疾病保障,多少有點可惜的是現如今的鯤鵬一號中沒有包含這一項保障責任。
不過現在總的來說,鯤鵬一號這款產品保障方面做的還是很不錯的,在近期有想法入手重疾險的朋友們也可以考慮一下。
但是,市面上優(yōu)秀的重疾險還有很多,大家可以再三考慮之后再做決定。
好比這十款產品都很優(yōu)秀:
《十大值得買的熱門重疾險大盤點!》weixin.qq.275.com
以上就是我對 "信泰人壽賠付服務快不快"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上一篇: 給父母50歲以上買什么重疾險好
下一篇: 太保無憂保2021可以保障什么大病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