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陪我活到死
分類:復星保德信星無憂全方位測評
優(yōu)質(zhì)回答
數(shù)據(jù)讓我們懂得了,我國報告的死亡人數(shù)每年平均有959萬人,其中91%的人死于疾病。疾病所帶來的經(jīng)濟負擔,在接受調(diào)查的受訪者中有77.6%的人認為是難以承受的。
當初在看《我不是藥神》的時候有一句臺詞,你是否還記得呢?“這世上有那么一種病讓你治不過來,這種病就是窮病。”
你可以看一下全國的貧困人口,有50%都是因病致貧。
因為可以很好的抵擋住疾病給我們帶來的風險,重疾險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復星保德信的星無憂被頻繁問到,據(jù)了解,重疾最多可以獲得3次賠付,堪稱性價比之王。
購入星無憂重疾險之后是不是就可以真的能夠無憂了?冷靜下來,看完這篇測評文再下定論吧。
著手購買之前,先通過這份重疾險的對比表來了解星無憂重疾險是否優(yōu)秀:
《星無憂和全國熱門的136款重疾險對比表》weixin.qq.275.com
一、星無憂重疾險有哪些優(yōu)點?
首先,學姐帶大家看看星無憂重疾險的保障圖,對這款產(chǎn)品有一個大致了解:
看圖可得,全新改良后的星無憂重疾險共分為兩個投保計劃,一個是限制出生滿30天-12周歲人群投保,一個是接受出生滿30天-55周歲人群投保。
兩個投保計劃的保障期都是終身,等待期都是90天。
下面就來具體說說星無憂重疾險的優(yōu)點有哪些:
1、重疾最多可賠3次,賠付比例優(yōu)秀
星無憂重疾險有一項重疾多次賠的可選保障,最多能夠賠3次。
第一次患重大疾病,星無憂重疾險會賠付100%的基本保額;要想賠付120%基本保額是要在間隔180天后第二次患重疾的才可賠付;隔了180天后還是確診了重疾,就還可以再得到保額的150%賠付金。
星無憂重疾險的重疾三次賠付比例是一點點增加的,相對被保人來說,這十分有利。
2、針對不同人群提供特色保障
星無憂重疾險的保障計劃二是有少兒特疾保障的,在18周歲前,如果被保人患合同約定的10種特疾,可以額外賠50%保額。如果給孩子投50萬保額,最多可以獲賠75萬。
在可選保障中,星無憂重疾險也可以對成人特定疾病提供保障。如果在18周歲后被保人罹患男/女特疾,就可以額外賠償50%的保額,又加強了保障力度。
3、特定護理疾病保險金十分貼心
星無憂重疾險專門配置了一種特定護理疾病保險金,賠付標準為保額的10%,一年賠一次。
應該都明白,像重大疾病大多得住院治療,很多家庭還需請專業(yè)人員來照看。星無憂重疾險在后期護理這方面,有10%保額的護理保險金,即使給的不多,但也能適當減輕被保人家庭的經(jīng)濟壓力,十分貼心。
不過星無憂重疾險也不是非常完美的,學姐還發(fā)現(xiàn)了它的缺點在哪!
二、星無憂重疾險有哪些坑?
1、保障期限不靈活
星無憂重疾險兩個保障計劃的保障期限有且只有保終身這一個選項,把那些可選保至多少歲或保終身的重疾險,拿來做個比較,星無憂重疾險就不是最佳選擇了。
大家應該都了解,保終身的保費肯定會比保定期的保費更高,對于那些預算不是很充盈的人來說,保終身的重疾險產(chǎn)品貴一些,經(jīng)濟壓力也要大一點。
只要投保了凡爾賽1號產(chǎn)品,那么無論是保至70周歲和保終身都可以自主選擇,至于輕癥、中癥的保障,是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來選擇,若是死亡了那么賠付的話,可以選擇賠付保額,也可以選擇賠付保費,使有不一樣預算的人們做更多、更廣的選擇。這不更能使人滿足?想要多懂一些,就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買凡爾賽1號之前,我想告訴你這些真相!》weixin.qq.275.com
2、原位癌賠付比例低
通常來說,選擇優(yōu)秀的重疾險會將原位癌納入輕癥保障,使其更加有說服力,賠付比例一般都是為30%保額。
在瀏覽星無憂重疾險,雖然也有原位癌保障,然而了解過后才得知只賠付20%保額,減少了10%的保額是相比于其他產(chǎn)品,真的是吝嗇又心術(shù)!
總結(jié):星無憂重疾險的基本保障很全面,而且呢,可選保障也是很多的,另外還對那不同的人群建立了獨特的疾病保障,對被保人還是很友好。倘若是對保障期限死板和原位癌賠付比例低這兩點不是很介意的話,星無憂重疾險還是值得大家去購買的。
小伙伴們要是想知道其他那些更加實惠的重疾險,大家可以去看看下面這篇文章,里面有十款比較優(yōu)秀的重疾險:
《十大值得買的熱門重疾險大盤點!》weixin.qq.275.com
以上就是我對 "復星星無憂保險的條款如何"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wǎng)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上一篇: 富德生命人壽康健無憂加強版性價比高嗎
下一篇: 瑞泰保險對比中國平安保險哪個更全面
掃碼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guān)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