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島空心
分類:鯤鵬一號
優(yōu)質(zhì)回答
自鯤鵬一號重疾險上線一個多以來,群眾一直對它保持著超高的關(guān)注度,網(wǎng)上很多人想叫我說說鯤鵬一號重疾險的優(yōu)缺點,那么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學姐就響應大家的號召,讓我們進一步對鯤鵬一號重疾險深度分析一波吧~
鯤鵬一號重疾險在重疾市場水平如何?在這篇文章中找答案吧:《鯤鵬一號和全國熱門的135款重疾險的對比》weixin.qq.275.com
本文重點:
鯤鵬一號重疾險有哪些亮點?
鯤鵬一號重疾險值得投保嗎?
一、鯤鵬一號重疾險有哪些亮點?
照例來說,大家先看看這個鯤鵬一號重疾險的產(chǎn)品測評圖吧:
看完上圖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不僅是保障內(nèi)容還有保障力度鯤鵬一號重疾險都是相當出色的。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鯤鵬一號重疾險有哪些亮點吧~
亮點一:鯤鵬一號投保條件寬松
出生滿28天-55歲人群均可投保鯤鵬一號,還可以選是保到70歲還是保到終身,被保人選擇哪種都由自己的情況來定。繳費期限的問題,被保人可以最多選擇30年來繳費,繳費期限足夠長每年關(guān)于保費的壓力就沒那么大,對比那些繳費期限只有20年的重疾險的話,鯤鵬一號是非常人性化的產(chǎn)品了。
只有90天等待期的鯤鵬一號,讓被保人可以盡早享受到保障,和很多等待期為180天的產(chǎn)品相比,鯤鵬一號確實很站在被保人的立場考慮,非常值得稱贊!
許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等待期內(nèi)出險會造成什么,想關(guān)注的朋友可以看看這個:《等待期內(nèi)出險保險公司到底會不會賠?不明白的話會栽跟頭!》weixin.qq.275.com
亮點二:鯤鵬一號保障力度出色
鯤鵬一號在重疾方面保障的疾病是110種,賠付比例是100%保額,賠付次數(shù)是1次。對比市面上同類型的產(chǎn)品,鯤鵬一號都是在中上層的。
中癥方面,鯤鵬一號保25種疾病,賠付比例為60%保額,賠2次。中癥的病癥比重疾輕一些,要是有效治療了,就能扼制它惡化為重疾。當下市面上許多重疾險中都是沒有包含中癥保障的,就算有中癥保障,大多的賠付比例也只有50%,但是鯤鵬一號的中癥能多賠10%,假如以50萬保額計算,鯤鵬一號能多賠付5萬元,真是出類拔萃。
針對輕癥而言,鯤鵬一號能保55種疾病,賠付比例達到了30%保額,共計賠4次。新的重疾險規(guī)定出臺,銀保監(jiān)調(diào)整了重疾險輕癥的賠償比例,規(guī)定不得高于30%,鯤鵬一號輕癥賠付比例達到了最高值,我們的保障就會得到最大化。
鯤鵬一號還包含了豁免責任,被保人罹患輕中癥即可豁免后續(xù)保費,保險合同仍然有效。保險附加豁免責任是好是壞呢?這是很多人在買保險時思考的問題,關(guān)于這點還不熟悉的話,建議看看這篇干貨文:《買保險的時候一定要附加保險豁免嗎?它值得被選嗎?》weixin.qq.275.com
亮點三:鯤鵬一號含高齡疾病額外賠
特殊的病癥,像嚴重阿爾茨海默病跟嚴重原發(fā)性帕金森病,鯤鵬一號有相關(guān)規(guī)定,若是60周歲后患病,則會獲得60%保額的額外賠而且還能與之前的重疾險相互疊加保險額,這就相當于你可以得到160%的保額,真是老年群體的超級福利。
亮點四:鯤鵬一號可選保障豐富
鯤鵬一號包含以下幾種可選責任:
1、惡性腫瘤擴展保險金:最多間隔3年,可獲賠付150%保額;
2、特定疾病增額保險金:要是70周歲前確診輕癥、中癥、重疾,就能在保額的基礎(chǔ)上分別再獲得10%、15%、50%的額外賠付;
3、特定疾病二次增額保險金:要是輕癥、中癥、重疾疾病在70周歲之前被檢查出來,那么保險公司會在之前的保額上,分別再額外賠付20%、30%、100%;
被保人可以按照自己所需來附加可選責任,能享受更多的保障。
二、鯤鵬一號重疾險值得投保嗎?
瀏覽過學姐對鯤鵬一號重疾險的測評以后,相信朋友們也從整體上掌握了鯤鵬一號重疾險的要點。鯤鵬一號重疾險不僅包括我們了解到的重疾、輕癥和中癥的保障,更貼心的是,針對高齡群體還提供了高齡疾病額外賠的保障,可選責任的實用性和豐富性也很高。
總而言之,鯤鵬一號重疾險的性價比還是很高的。不過大家在購買鯤鵬一號重疾險之前,一些核心的步驟我們還是需要注意,學姐在這方面就不再和大家講了,有計劃近期投保的朋友可以點開下面這篇純干貨文:《鯤鵬1號重疾險這三點至關(guān)重要!沒了解清楚千萬別瞎買!》weixin.qq.275.com
以上就是我對 "鯤鵬一號重疾險在哪買到"的圖文回答,望采納!
全網(wǎng)同號:小秋陽說保險,歡迎搜索!
上一篇: 沒有免賠額的百萬醫(yī)療險評分高
下一篇: 該怎么分別保險分類有哪些
掃碼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幫你花更少的錢,買對的保險
關(guān)注【小秋陽說保險】
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閱讀更多文章